回到歡迎頁 » 3-1林氏譜牒及堂號之源流 2024年03月29日週五 :: 您是第 12235062 位訪客   
3-1林氏譜牒及堂號之源流 HEADING_TITLE

 

宗廟整建紀念特刊-譜牒及堂號之源流          ( 林當江撰述 )

 林氏譜牒及堂號之源流

蓋聞萬物本乎天,人本乎祖。人之有祖,猶木之有本,水之有源也。奈何!人但知祖其近祖,而不知祖其遠祖。譬如木求枝葉而忘本根,水別分派而舍源流;是使九族之世系,曰失其序。蓋欲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,望流之遠者必深其源,故雖祖宗甚遠,來歷不可不明;世代云遙,追思不可不切。宗族僅嚴守祖訓,家規善風,必世系分明,昭穆(輩序)不紊,亦敦親睦族團結合作,其宗族必焉昌盛也。藉此撰錄吾姓史略以及堂號之源流參照之。

開林太始祖:殷太師 比干公

    孔聖頌曰:殷有三仁  公居其首

吾林出自子姓黃帝之後,歷唐虞夏商三十三世殷商少師比干,因殷商紂王無道直諫,紂王怒曰:比干自以聖人,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,遂剖而視之,信有諸,令遂殺比干,刳視其心、焚其面 (西元前一一二三年),周武王表基,春秋孔聖親用劍筆題『殷比干墓』,頌曰:殷有三仁(比干、箕子、微子)公居其首。唐太宗貞觀十九年(西元六四五年),追封太師,諡忠烈;世稱忠烈大帝。比干直諫而死,其妃又遭剖胎而視之,時正妃夫人陳氏有孕三月,懼紂之禍,與婢四人,遂逃牧野長林石室中,而生男名泉,周武王伐紂,以其居長林石室而生,遂因林而命氏,賜姓曰林,名為堅。

開林始祖:周博陵公  林堅公

林姓發源及遷移:牧野►清河►博陵(河北省)►
    西河(河南省)►濟南►下邳►晉安郡►遍佈閩南

堅公諱泉,字長恩。係為殷太師比干公,忠諫而死,波及於後,夫人陳氏,身有孕,逃難於長林山石室中,生子名泉。周武王克商未及下車表比干公墓,徵其後而泉公以其生於林中石上,改名曰堅,賜姓曰林,食采於清河(河北省清河縣之西),西周初移封博陵,賜爵為周博陵公。春秋時代其後裔遷居魯國即今河南省(夏代稱冀州)淇縣淇河之西,稱西河,故西河堂,係稱為吾姓之總堂號。

放公大哉斯言有『問禮之本』係稱為問禮堂

    唐玄宗賜號:西河伯,故西河堂

第廿三世 放公;春秋時代生於魯國,東周敬王時為大夫。公字子丘,孔聖之弟子,名列七十二賢之一,東周景王蒞臨學堂問禮於孔聖,放公大哉斯言有『問禮之本』所以林氏堂號,係稱為『問禮堂』。公與先賢孔聖名列同享千秋,卒後祀奉孔廟。因放公出生於河南省淇縣淇河之西,唐玄宗賜號:西河伯,世稱『西河堂』為吾姓之總堂號。西河堂外尚有如下堂號之淵源:問禮堂、十德堂、濟南堂、九龍堂、忠孝堂等堂號或因先祖為紀念大陸故居遷移地名稱、其他淵源由事故,稱之為堂號。因堅公生於長林山,食采清河故宋高宗追賜號清河伯,加封長山侯。 宋淳熙元年五月朔日新安朱熹 提書『長山世譜』

十德堂:國人號為九德之父『十德』之門

第卅四世 皋公;春秋東周顯王,趙國之相,公生九子:文、成宣、化、德、修、明、勉、韶。名列青史,國人號為九德之父,『十德』之門。所以林氏堂號,係稱為十德堂。

濟南堂:林氏以紀念濟南為第二故居

第卅九世   摯公;秦末漢興,漢定三秦,高祖七年(西元前一九五年)為燕相,封平荊侯,與漢三傑(蕭何、張良、韓信)等共謀江山建奇功。摯公之子,辟疆公由西河(河南省淇縣)遷居齊郡,漢高祖改為濟南郡,迨西晉禮公徙籍下邳(江蘇省北部)後裔為紀念濟南是第二故居,故有濟南堂之堂號。

開閩始祖:晉安郡王 祿公

  『奠定閩南林氏衍派之根,後裔支分派衍遍佈全台』

第六十四世  祿公;先祖世居濟南,後徙籍下邳,及晉懷帝永嘉之禍後,隨父穎公及瑯琊王司馬睿南渡(此南渡係為吾林氏最大遷移由北至南,奠定閩南林氏衍派之根,其裔孫支分派衍遍佈全台灣皆為其裔孫),瑯琊王司馬睿稱東晉元帝後,歷任招遠將軍、合蒲太守而至東晉明帝太寧三年(西元三二五),奉敕任晉安郡太守居晉江,追封晉安郡王,為開閩始祖。

九牧房系衍派遷居:九牧第(堂)堂即稱 九龍堂

第七十九世 披公;為莆田人士,唐天寶十一年(西元七五二年)明經及第,遷漳州刺史、康州刺史,授太子詹事,生九子俱為刺史(稱九牧衍派是謂九牧祖)。長房葦公唐建中間明經及第,官居唐端州刺史。次房藻公官任唐嶺南節度副使,江陵府史,無子以兄之三子惠為嗣子。三房著公官居唐橫州刺史。四房薦公官居唐韶州刺史。五房曄公官居唐通州刺史。六房蘊公官居唐卲州刺史;其派下第六世(第八十六世)默娘年屆二十八歲升天成道,歷朝累褒授封號春秋。清乾隆五十二年敕封天上聖母世稱媽祖,吾姓祖姑。七房蒙公官居唐循州刺史。第八房邁公官居唐雷州刺史。第九房蔇公官居唐福唐刺史。九名俱為刺史,世稱莆田九牧及第,故林氏堂號為九牧第(堂)稱九龍堂。


吾姓祖姑  默娘: 天上聖母  世稱媽祖

第八十六世   默娘;祖姑係宋太祖建隆元年(西元九六○年)三月廿三日生,始生至彌月,不聞啼聲,因名曰;默娘。自幼聰穎,孝慈天性,不類諸女,窺井神授符錄,遂靈通變化,常乘席渡海,駕雲遊島嶼,普渡眾生,通玄靈女。時至宋太宗雍熙四年(西元九八七年)九月初九日,年華廿八歲昇天成道。飛翔海上,乃神乃聖,驅邪救世,屢顯神異,護國佑民,於穆不已,為德之盛,積善餘慶,歷朝累褎,封號春秋,致祭載在祭典。清乾隆五十二年(西元一七八七年),勒封天上聖母,世稱媽祖。

忠孝堂 :宋仁宗 御賜『忠孝』

第八十八世   悅公;宋仁宗嘉祐六年(西元一○六一年)官侍御史,乞假掃墓,仁宗問之曰:卿殷少師之後,家乘可得見乎?悅取族譜以進御閱數日,龍心大喜有感比干盡忠,悅卿則孝,御筆大書忠孝於譜首。又御寶,賜詩二章,以榮其行。御賜忠孝,故忠孝堂,係為吾姓之堂號。    

    以上吾姓之簡略譜牒及堂號源流(台灣目前墓園燈號係大陸先祖遷居地稱之),能藉以俾使宗親們知祖其近祖之意識,發揚尊祖敬宗之德澤,做到飲水思源,孝思不匱,慎終追遠,發揚祖德,以求加強敦睦宗族團結合作之精神共勉。

    于服務全國林姓宗廟、宗親會四十餘年,略知宗親為尋根(家譜)以及堂號問題,常要吾代為尋覓其祖宗之根,尤其近年來更甚。致使吾乃不顧愚陋,依據財團法人全國林姓宗廟編篡『林氏大宗譜』撰錄吾姓譜牒以及堂號之源流參照之。是故中國史上歷經朝代更換、屢受兵變之故、人事、環境變遷…等,再加大陸鬧文革之亂,遭受摧毀,各姓氏宗譜、淵源衍派相傳記事,幾乎所剩無幾,無從考稽。唯有從歷代林氏公譜部份去著手,告示宗族根之源流。進而希望宗親們能自行撰寫家譜世系表、傳略(如附件),以自己為主體,往上輩份(父輩之兄弟、祖父輩之兄弟…等)至下輩份(自己子孫、胞兄弟、侄子…等)之姓名有系統的捷錄撰寫生平事跡,就此起彼落,以告示後輩子孫,免重蹈覆轍,無從考稽,以此共勉,並惠予賜教。

  喬木發千枝豈非一本 & 長江流萬派總是同源

撰寫林氏家譜世系表、生平傳略範例: ஐ 現代家譜的製作法 

    第六十四世 祿公 晉朝時人係為福建林姓,以公為始祖,是為吾林開閩始祖。祿公後裔子孫,分居興化府莆田縣北螺村涵頭;又分居晉安之北長嶺下村;分居福唐、侯官、閩縣、長樂、連江、溫陵、南安、清溪、德化、惠安、漳州、龍溪、漳浦、莆田、長城、南嘯、澄渚、壺公、龍上、桃枝、仙遊、金沙、風湖、大觀洋、鰲淡、遊洋、海豐、惠州、潮州、潮陽、廣州、香山、浙江、犛嶺,皆其苗裔。西晉末年,永嘉之禍,中原大亂,漢族南渡長江入閩者八大族:林、黃、陳、鄭、詹、邱、胡、何,是也。

    第六十五世 景公 字明徹,祿公之長子。東晉成帝時授通直郎。從征南將軍朱寶,平南有功,加授真威將軍,散旗常侍,封桂陽郡南平侯。與弟暹,俱居侯官都西里。配夫人司馬氏、黃氏。生二子:緩、詳。暹公字文光,與兄居侯官都西里。東晉成帝授武威將軍,輕車都尉。配夫人方氏,生三子:良之、武之、英之。第六十六世 良之公,生二子:寶、智。

    第六十六世  緩公 字義和,景公長子。東晉成帝郡計偕到都,補車騎府參軍。東晉穆帝從大司馬桓溫,伐蜀有功,封遠略將軍。又從溫破姚襄,累遷散騎常待,封桂陽郡,南平開國侯。配夫人黃氏,生五子:漢、群、格、熙、鄱。第六十六世詳公,字義密,緩公之弟,東晉穆帝任散騎將軍。

TOP

前 往  林氏堂號之源流    林氏譜牒之源流    長山世譜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ஐ 現代家譜的製作法  台灣地區林氏主要祠堂古厝一覽表
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2024年03月29日週五 :: 您是第 12235062 位訪客

TOP